论共产党的领导科学
(来源:山东省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我国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使这个伟大事业获得成功,就必须学习研究党的领导科学,自觉地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今年“七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这段话是对新世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最深刻论述,也是对建党95周年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工人阶级政党时,就给这个党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并且发表了举世闻名的《共产党宣言》;到了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总结了历次工人运动特别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明确指出: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就是没有工人阶级政党的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取得胜利。列宁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光辉思想,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共产国际的实践中,对坚持共产党领导问题进一步做了论述,不仅论述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重要性,而且论述了如何实现领导等重大问题,初步形成了党的领导学说。毛泽东和我党几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领导学说”,不仅论述了在中国坚持共产党领导的重大意义,而且对共产党领导的科学含义、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和领导方式等问题作了系统而深刻的论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领导科学体系。本文就此加以论述。
一、关于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
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首先必须对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有全面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避免盲目性,增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自觉性,从而做一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的领导者。然而,很多人把“党的领导”理解为“当官治天下”;不少人理解为“党的领导就是行使政治权利”;也有人把“党的领导”理解为“尽职尽责”,等等。从革命导师和我党中央文献的论述来看,党的领导是一个内涵丰富的集合概念,是“指引”、“服务”、“保证”、“协调”四位一体的统一。
所谓“指引”,就是指方向和引路的意思。邓小平在八大修改党章报告中指出:“党对人民群众的领导作用,就是正确地给人民群众指出斗争的方向,帮助人民群众自己动手,争取和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共产党为人民指方向,主要是通过制定政治纲领和提出奋斗目标,并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奋斗目标来实现的。毛泽东曾经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党为人民群众引路,主要是通过制定和贯彻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实现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行政治领导。
所谓“服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当社会的公仆和人民的勤务员。这是共产党领导最本质的含义,是共产党领导与剥削阶级统治的主要区别。“领导就是服务”这个含义是由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党的每个领导者能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衡量自己是否履行领导职责的最高标准。在执政条件下,人们往往容易把党的领导误认为是一种“行政权力”,而忽视服务,甚至忘记了“领导就是服务"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邓小平总结我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并强化“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
所谓“保证”,就是从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制度等方面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执行和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保证作用同指引、服务作用密切不可分割。没有各项强有力的保证作用,指引和服务就会落空。保证作用和管理监督作用也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离开组织上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作用也无法实现。过去一个时期,我们忽视了保证监督这个职能,而习惯于直接指挥和具体管理,常常把行政指挥和行政管理误认为是党的领导和党的组织管理,一旦把这种行政指挥和经营管理权分出去,就觉得没有行政指挥权不能领导了,就觉得是削弱了党的领导。这是一种误解。只有从思想上澄清这种认识,才能自觉地行使保证监督职能,从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所谓“协调”,就是协调各种组织之间和人际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协调党、政、工、团、妇等各种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党组织与民主党派之间的相互关系;协调上下级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领导者相互之间、这一部分群众与另一部分群众之间以及群众相互之间的关系。在改革开放时期,这种协调作用尤其重要。过去党政不分,往往把行政命令误认为是党的领导,而忽视了领导中的协调职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把“协调各种组织的活动”作为党的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责。党的十八大党章进一步强调:“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总之,把指引、服务、保证、协调统一起来,才能全面正确理解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才能避免在实现党的领导中出现各种片面性。
上述四个方面的含义,是党的领导科学内涵的根本体现。其中“指引”是实现领导的前提,“服务”是实现领导的核心,“保证”是实现领导的基础,“协调”是实现领导的关键,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共产党领导的科学含义。
二、关于党的领导的基本内容
明确了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就容易理解它的基本内容。党的领导内容很广泛,涉及思想、政治、经济、组织、军事、统战、群团、文化等方方面面,但最基本的有三个大的方面,一是政治领导,二是思想领导,三是组织领导。正如中国共产党章程所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这里讲的是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其他具体内容包含在其中。比如经济和军事方面的领导,都属于政治领导的范畴。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领导自然包含着对经济的领导;因为政治的核心是政权问题,而军队是政权的支柱,所以政治领导也自然包含着对军队的领导。
为了加深对党的领导的三大基本内容的理解,下边对什么是政治领导,什么是思想领导,什么是组织领导,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简要加以论述。
所谓政治领导,是指政治纲领、发展战略和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有的同志把政治领导的含义同政治领导的领域混为一谈,因而对其含义解释过于宽泛。政治领导的含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党要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和战略奋斗目标,比如我们党制定的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最高纲领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低纲领,并根据这个政治纲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和近期“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这是政治领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政治领导的前沿性问题,也是关键性问题。为了实现党的政治纲领,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反映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了实现基本路线和战略方针,我们党又制定各个时期和各行各业的具体政策,使各级党委实现政治领导时能具体遵循。在制定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为了更好地掌握政策和策略,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三有”原则,即“有理、有利、有节”;同时还强调,要善于在工作中灵活机动、审时度势、巧妙周旋;要善于在前进中作必要的妥协让步,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要好事好办,最终达到办好,等等。政治领导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核心是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实现党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所谓思想领导,是指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先进思想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掌控意识形态阵地,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使人们自觉跟着共产党走,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思想领导的关键是抓教育,包括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道德品德教育、形势任务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等,其目的是把人们的思想和认识统一到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上来。思想领导的重大问题是掌控意识形态。然而在这方面却面临着严峻挑战,新形势下最突出的挑战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挑战,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挑战,以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挑战。积极迎接这些挑战是加强思想领导面临的重大课题。
所谓组织领导,是通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和干部队伍建设来实现领导。首先要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制度,努力贯彻“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原则。这里说的全党,是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这里说的中央,是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是领导核心。这是实现组织领导的根本组织原则。其次,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这是实现组织领导的关键环节。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从历史经验看,我们党实现组织领导的途径,主要是在各地区、各部门设立党委、党组和推选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来实现的。要实现组织领导,关键是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只有党员干部队伍素质提高了,党的组织领导才有了可靠的人才保证。
党的领导的三大基本内容,在中央、地方和基层的表现特点各不相同。一般来说,中央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地方和基层主要是贯彻执行。当然地方和基层在贯彻执行中,也要根据自己情况做出一些决定或规定,使地方和基层党组织执行起来更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虽然中央、地方和基层在领导问题上的表现特点各不相同,但各级党委实现领导的三大内容却基本相同,其中政治领导是核心,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是实现政治领导的可靠保证,其目的是为了保证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
三、关于党的领导的精神实质
党的领导,其精神实质是确保共产党对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权。在民主革命时期,重点是确保党对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三大法宝的领导权,关键是掌握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如果放弃党的领导权就等于放弃了在黑暗社会中党的生存权,这是用血的教训换来的一条真理。在社会主义时期,重点是确保我们党对国家政权、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领导权。在复杂的国际风云变幻中,在新时期的伟大变革中,中国没有出现苏联、东欧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就是因为我们党牢牢掌握着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权。这是我们党执政几十年来最宝贵的经验。在长期的奋斗中,中国共产党越来越认识到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视它为生命和法宝。然而要看到,领导权涉及权力问题。怎样对待权力?是执政党面临的严峻考验。权力是个好东西,没有他绝对不行。但是,权力有两重性。所谓权力两重性,是指它既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又可以用来以权谋私,腐蚀人的灵魂。在权力两重性面前,如何兴利除弊?关键是让什么人掌权问题。如果权力掌握在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领导干部手里,权力就可以为党的伟大事业服务,为民富国强的战略任务服务;如果权力掌握在自私自利严重、综合素质很差的人的手里,轻者他们会以权谋私、作风不正,重者则腐败堕落,叛党叛国。所以,一定要让权力掌握在忠党爱国,为民谋利的领导干部手里。这是执政党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社会主义时期实现党的领导面临的严峻考验。
为了使忠党爱国和为民谋利的领导干部掌握各级领导权,必须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素质好,包括理想信念、政治立场坚定等。在理想信念中,最重要的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邓小平同志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知道马克思主义同中国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就搞不成功”;“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是道德作风素质好,包括要具有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道德,先公后私的社会主义道德,公私兼顾的社会公德;同时还要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革命导师列宁讲过:执行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我们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反复强调“领导干部要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三是知识才能素质好,包括要掌握各种科学文化知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才能和智慧。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智慧决定成败。领导干部应该既具有丰富知识,又具有才能智慧。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在执政条件下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为了掌好权用好权,还必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两点:一是选好一把手,搞好班子成员的优化组合;二是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毛泽东同志特别强调:“中央和各级党委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继续反对个人独裁和分散主义两种倾向。必须懂得,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这两个方面,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结合的。而个人负责,这和违反集体领导原则的个人独裁,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党的领导实践证明,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相结合,不仅是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效益的重要保证,而且是为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重大举措。
四、关于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个领导核心既有严密的领导体制,又有对国家政权和人民团体的科学领导方式。这是党的领导科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共产党领导的重大举措。
首先,共产党自身有严密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系统。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历史实践,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严密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这个严密的组织系统和领导体制,简称为“三三制”体系。所谓“三三制”,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全党由中央、地方、基层三个基本层次构成,它把8800多万共产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和1000多万党员干部,组成一个严密而系统的整体。党中央一声令下,全党就能迅速行动起来,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二是指中央、地方和基层,每一级组织都由三个党的委员会组成。比如,党中央的高层领导机构,由中央常务委员会、政治局委员会、中央委员会三个委员会组成;地方中层领导机构,由省级(包括自治区)、地级(包括地级市)、县级三个委员会组成;基层党组织,也由基层党委、基层总支和基层支部三个委员会组成。上、中、下所有党组织,都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进行运转,都要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与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基本制度,这就有力地保证了“三三制”体系的科学正常运转,并且在运转中活而不乱、严格有序、生气勃勃、富有活力。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重要特点,也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优势。
其次,党对国家政权和人民团体的领导有稳固的体制和方式。中国共产党是在13亿多人口中执掌全国政权的大党,党对全国政权系统的领导,主要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政治协商制来实现;党中央对军队的领导主要通过军委来实现。为了有效的实现党对政权的领导,我们党采取了三项重大措施:一是选派优秀党员领导骨干进驻政府、人大、政协担任要职。比如在国家上层机构,选派党中央常委担任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全国政协主席等。各省、地、县也基本按照此方式进行。二是尊重和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必须使担任要职的党员领导骨干由选举产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依法执政,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律程序变成国家的意志。三是国家政权机构设立党组,由政权机构的党员干部组成精干的领导核心,党组及党组书记直接向党中央负责。全国的省、地、县也遵照此方式进行。实践证明,设立党组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
党对人民群众团体的领导,除了选派党员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和在群团内部建立党组织这种形式外,还强调党组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和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等。这些都是党对群众团体实现领导的重要方式,从而使群众团体充分发挥联系广大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建立党委会议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形式,是保证党委集体领导、防止个人包办的重要制度。早在1948年9月,我们党就作出了关于健全党委制的决定。《决定》强调:“一切重要问题……均须交委员会讨论,由到会委员充分发表意见,做出明确决定,然后分别执行。”同时还强调指出:“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二者不可偏废。”为了使党委制进一步落实,毛泽东同志于1949年3月写了《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从党委书记善于当“班长”、有问题摆到桌面上来、“互通情报”、善于倾听下级意见、学会“弹钢琴”、工作要“抓紧”、决策要胸中有数、善于“安民告示”、“精兵简政”、注意团结、力戒骄傲、划清敌我和是非界限等12个方面,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使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方法,更具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党的领导是一门科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科学,是因为他有自己特定的运转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规律本身不是科学,规律只有被人认识并形成理论体系,才能成为一门科学。我们党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对党的领导规律已经有了深刻的理性认识,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本文所讲的关于党的领导的科学含义、基本内容、精神实质和方式方法,就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要素。所以,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讲,党的领导是一门科学,而且是治党治国的科学。在新时期新阶段,各级领导者要担当起领导重任,必须学习和研究党的领导科学,并付诸于实际行动,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头脑清醒的领导者,成为一名在实践中更有作为的领导者。
|